宁波市精神病医院。林波 摄
宁波市精神病医院。林波 摄
中新网宁波1月22日电 (记者 林波)麻油鸭、牛排、海鲜、饮料……春节将至,年味渐浓。浙江省宁波市精神病医院的一间病房里,窗外人流如飞。过了火车,吃完早饭,陆伟(化名)满怀期待地写下了自己的新年购物清单。购物清单上的年货将由工作人员采购并送到病房。
“这里很好,每年春节我都在这里过,这里就是我的家。” 53岁的卢伟是该医院的患者,已经在这里生活了28年。
或许,一提到“精神病”这个词,很多人的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撒娇、沉迷的场景。躁狂和抑郁可能是很多人给精神病患者贴上的标签。
随着“天才翻译家”金小雨的强势“出圈”,社会开始关注精神病患者的生存状况。
近日,记者来到宁波精神病院,感受这里的“冷”与“暖”。正是在这里,透过医护人员和患者,记者看到了一缕生命中从未忘记的光芒。
“康复者”的作品。林波 摄
打造社区式“精神家园”
写完新年购物清单和医生对自己病情的评估后,陆伟去了康复科。他打算趁着这几天写几幅春联。
“他喜欢写汉字、吹口琴,还擅长交谊舞和街舞。”在宁波市精神病医院护理部主任梁丽萍眼中,卢伟是一位自律性非常强的患者。 “他和其他病人不一样。”你需要监督才能做你自己的事情。”
医院里有很多像鲁伟一样有自己的爱好并实践的病人。
在手工坊里我们制作展现虎威的红包和香包,在工作室里我们画出对春节的无尽遐想,在面包房里我们制作奶香四溢的虎年新品……在宁波精神病院,患者们正在营造“过年的氛围”。
“精神病院的生活并不无聊。”宁波精神病院心身科主任刘堂龙介绍,他们把医院打造成一个自循环社区。患者被称为“康复者”,是社区居民。 “我们与‘康复者’一起建设美好家园。”
“康复者”的作品。林波 摄
烘焙室、画室、手工艺作坊、阳光超市、图书馆、农场……如果不是工作人员的反复介绍,记者很难相信自己在精神病院,也很难相信自己是在精神病院里。更难以相信,医院里这些地方的经营者都是这些。病人。
据介绍,宁波精神病院自1978年11月成立以来,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程,始终拥有较为先进的治疗理念。当时,医院仍名为“宁波市精神病惩教所”,主张以对病人的关怀、关爱、培育为主,以治疗为辅。 1984年,开始了“精神康复”之路。
有人说,天才与疯子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隔。就像“天才”翻译家金晓宇,患有躁郁症,翻译了很多书。
绘画《康复者》。林波 摄
为什么有些精神病人创作时比正常人有更大的爆发力和张力?
“正常人会考虑更多的事情,追求相对平衡的状态。”宁波市精神病医院院长陈亚平表示,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不会考虑这些事情。 “他们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内容本身就显现出来了。”
对于天才被关进精神病院的说法,陈亚平认为这是一个悖论。她解释说,在治疗精神病人的过程中,他们的潜在能力并没有被扼杀。 “从传统精神病医院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多地从传统的康复模式出发,更注重患者的症状控制。并尽可能让他们康复并恢复正常生活。”
“康复者”的文学创作作品。林波 摄
打通回归社会“最后一公里”
那么挖掘这些精神病患者的才能很重要吗?如何挖掘这些“棘手”人才?
“这是一个完全康复的概念。”这在陈亚平看来无疑是重要的,也是医院所践行的。
走在宁波精神病院的走廊里,随处可见墙壁上色彩各异、形状各异的书画作品。记者注意到,墙上这些作品的作者名字是“休养作品132”。号”、“康复工230号”等号码被替换。
“这些都是我们精神病人的作品。”据宁波市精神病医院康复科主任应洁琼介绍,他们组织患者学习“一技之长”,不仅创作书画作品,还学习手工艺、农业技能。等领域,探索他们隐藏的“天才技能”。 “如今,这些作品也被制成手机壳、背包、丝巾、桌布等文创产品。”
这些技能就像黑暗世界中的一束光,指引着人们不断前进。挖掘精神病患者潜力的背后,是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的美好希望。
事实上,从业数十年,陈亚平从未对各类患者感到害怕。相反,她担心外界的伤害。 “他们不相信这些精神病患者能够正常回归社会,所以反过来,我们要做的更重要的是将原本平面的传教知识以更加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让社会真正没有偏见以更有说服力的方式。”
2017年,宁波精神病院在当地博物馆展出了患者的文创产品。这些作品色彩大胆热烈、造型不拘一格、构图饱满独特、艺术气息浓郁,瞬间引起轰动。这种教育效果也是前所未有的文字宣传无法比拟的。
“难以想象这是一个精神病人的作品。”参观展览的沉巍至今还记得参观“聆听你的声音”展览后心灵受到的触动。 “作品的光与影是交织在一起的。通过这些作品,你可以看到那些正在创作的跳跃的灵魂,他们是活生生的,他们也热爱生活,他们也有创造力,他们是像我们成千上万的普通人。”
当傲慢与偏见被打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就是精神病人的纯洁与真实。
精神病人可以工作、学习、恋爱、结婚吗?对于陈亚平来说,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我只是病了,心里垃圾太多了,没法拿出来。”李翔(化名),今年16岁,是一名高中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正如他所说,“2000后一代”对精神疾病有更加“平和”的认识。 “我们也希望社会能够理解我们患者,我们也希望尽快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陈亚平听到并理解了精神病人的心声,“这就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让精神病人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工作。”
纵观目前情况,从“宛平南路600号”的出现,到“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受到关注,也表明公众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
诚然,一些针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已经形成多年,社会态度的转变还需要很长时间。不过,从业几十年,陈亚平直言,同行越来越多。 “大家都非常支持我们的发展。也给我们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带来了希望。”(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ingchenhr.com/html/tiyuwenda/7067.html